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最近签署通令,分别给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等五个单位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等七人记功。
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主要担负工程装备科研和国防、人防工程技术指导任务。20多年来,他们始终围绕“多出人才、多出成果”的目标做工作,取得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双丰收。在现有43名专业技术干部中,12人获得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1人被国家评为计算机高级程序员,4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3人被总部和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成果奖148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66项,有17项正式列入我军装备系列。
成都军区某炮兵团自1990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由一个基础薄弱、问题较多的后进团队发展成为全军的先进典型,先后被总部、军区评为军事训练、战备工作、教育管理、后勤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1998年4月,中央军委批转了这个团加强团队全面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全军部队产生了重大影响。被树为全军先进典型后,团队建设始终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良好局面,为全军部队贯彻落实“五句话”总要求,推进基层全面建设、整体提高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某试验训练基地发射测试站是我国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发射试验一线部队。1993年组建以来,圆满完成了数十次卫星及试验飞船发射任务。特别是近三年来,全站官兵迎难而上,刻苦攻关,共获得科技成果奖135项,解决各种技术难题303个,为确保“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等试验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某试验训练基地远望二号测量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
组建22年来,圆满完成几十次重大试验任务,累计出海1495天,航行26万多海里。特别是近几年,他们攻克重重难关,创下了我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航程最远、连续测控时间最长等纪录,实现了航天测控由陆地到海洋等历史性跨越,出色地完成了卫星和“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海上测控任务。
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是我国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发射试验的一线部队。1996年组建以来,紧紧围绕载人航天工程,勇于创新,刻苦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与指挥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度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的现代化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了“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试验以及历次卫星发射试验的指挥控制任务。
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同志,1953年出生,1969年入伍。几十年来,她刻苦学习,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女战士,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她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先后获军内外科技进步奖17项,为我军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军第三0四医院专家组组长盛志勇,1920年出生,1960年入伍。几十年来,他在创伤烧伤研究领域刻苦攻关,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并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写专著23部,1999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成就奖”。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刘尚合同志,1937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1979年入伍。入伍以来,他致力于我军兵器安全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创建了全军兵器防电磁危害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我国唯一的国防静电计量测试站,在防静电领域攻克了12项技术难题,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发表学术论文129篇,编写专著2部。
某试验训练基地火炮弹药总体室高级工程师闫章更,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并入伍。几十年来,他矢志献身国防事业,扎根靶场,勇于创新,出色地完成了30多项外弹道试验和射表编拟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9项。
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王文亮,1934年出生,1955年入伍。40多年来,他在病理医学研究领域努力钻研,刻苦攻关,取得显著成绩,共获得几十项科研成果,特别是由他主持完成的“人原发性肝癌病因及发病的免疫病理及分子病理研究”,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蔡文琴,1935年出生,1951年入伍。40多年来,她在解剖、组织胚胎医学研究领域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由她主持完成的“无神经支配的人脐血管局部调控机制的研究”,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海军工程大学姚树人同志,1929年出生,1950年入伍。多年来,他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并带领大家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特别是由他主持完成的“HGCR多功能防穴蚀涂料”等两项科研成果,分别于1998年、1999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